诚公所涉外委专业分享会,探讨中资境外债境内法律实务

来源: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
作者: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
16
01

近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资企业境外发债融资的现象日益增多,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境内法律环境和监管要求。在此背景下,由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诚公学院主办的“诚公沙龙”第 41 期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中,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监事会监事、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新律师联合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刘惠惠律师担任分享讲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诚公所涉外委专业分享会”。沙龙围绕“中资境外债之境内法律实务概要”及“律师如何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两个主题展开。



刘惠惠律师首先详细分享了中资境外债之境内法律实务概要。她从中资境外债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主要发行模式,包括直接发行模式、间接发行模式(境内集团提供跨境担保、境内银行或分行提供备用信用证担保、维好协议/安慰函增信)以及红筹架构发行模式。



同时,她还阐述了境内监管法律要求,如发改委审核登记(借用 1 年期以上外债需办理发改委的外债审核登记)、外管局登记(债务人按规定借用外债后需向外汇管理局办理外债签约登记)、证监会备案(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上市后通过发债再融资,应向证监会备案)。



此外,刘惠惠律师还讲解了境内税费种类,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等,并介绍了主要发行流程,具体分为指定中介机构、启动项目、准备发行文件、路演与定价、发行与簿记。最后,她强调了境内律师的工作要点,包括协助企业完成发改委对境外发行债券的审核、对境内企业进行法律尽调、结合法律尽调情况出具英文版法律意见、审阅发行通函等交易文件以及协助企业向中国证监会进行发行备案等。


刘惠惠律师认为,中资企业发行境外债券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涉及境内外多层次的监管和法律要求。企业需提前规划、密切沟通并确保合规,以顺利实现融资目标,同时还需关注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刘惠惠律师分享结束后,杨新律师结合其过往承办的债权追索案例,就“律师如何开展涉外法律服务”这一主题展开分享。



现场气氛活跃,听众们积极提问,涉及多个方面的专业问题。



杨新律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且深入的解答,让听众们受益匪浅。



至此,本次分享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

让我们期待下期诚公沙龙的到来。




【 本期讲师 】